005 山上师父 山下徒弟(求收藏) (1/2)

+A -A
换源:
节点一

  何炯还想再问下去,但看到一旁黄雷悄悄使了个眼色,这才把更多的问题咽下了喉咙。

确实。

如果仅仅是拍摄的话,问就问了。

现在不仅仅是何炯对那个有着“小雪叔叔”这样称呼的男人格外感兴趣,黄雷又何尝不是如此?

但不要忘了,现在芒果台网络上正在直播着这一切。

而且,这艘船也马上就要靠岸了。

何炯也不愧是芒果台高情商的主持人,话锋一转。

不仅和那个粉袄小女孩的母亲打招呼,同时也是和甲板上其他村民招呼道。

“我们也住在这个村子,以后我们就是邻居了,到时候欢迎大家来我家做客!”

只是这些村民之中。

除了那个小女孩盯着何炯眼珠子滴溜溜转着,其他人倒是只是微笑,并没有搭话。

说话的功夫,船已经靠了岸。

蘑菇屋一行四人纷纷和村民道了声再见,便纷纷下了船。

在他们下船之后,其他的村民紧随其后,慢慢的离开了这座岛上的小小码头。

黄雷举目四望,看了看周围的大好风景以及古朴的建筑,心情大好。

只是没由来又想起了江面上那个青衫身影。

讨喜的小姑娘,颇有灵气的小土狗,一杆青竹……

这些似乎都和那个比姑娘还俊的“小雪叔叔”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深吸一口气,把这些想法抛之脑后。

作为向往的黄老师,显然他还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

在距离这个码头约摸几百米的地方,一个青衫年轻人早在几分钟前上岸。

岸边还放着那根他用来练习身法的翠竹。

所谓身法,其实是分开的。

确切的说,年轻人这些年通过各种方法练习四功五法。

唱、念、做、打。

手、眼、身、法、步。

虽然那个已经成为一抔黄土的老头子说过,自己过了30岁。

这些东西就不用练得这么勤了。

戏如人生,人人都是戏子。

就算不能多走走看看,那也要好好在这个村子里生活。

但青衫年轻人却记得,在自己年纪尚幼的时候,老头子唠叨的更多。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一日不练自己知道,两日不练同行知道,三日不练观众知道。

功夫练到家,上台不怯场。

有板有眼叫戏,没板没眼叫屁。

艺不离手曲不离口。

练到老,唱到老,学到八十不算老。

一遍功夫一遍巧,一遍拆洗一遍新……

诸如此类的小俗语,顺口溜,老头子说的不计其数。

只是比起这些看起来粗鄙,却蕴含大道理的话。

年轻人更喜欢老头子哼的一句自己做的小诗。

粉墨画皮戏做骨,起承转合笑啼哭。众道戏子冷无情,我道他们懂个屁!

当时的青衫年轻人已经懂了些音律格调,还在顶碗练身段的他“善意”提醒老头子,“屁”字出韵了,最后应该押u韵。

而老头子却冷哼一句,不以为然,只是让自己又多顶了一个钟头的碗。

这样想着,年轻人就笑了。

似乎自己这二十多年就这么过来了。

除了练戏,就是听老头子讲那些大道理和历史。

虽说现在老头子一命呜呼了,青衫年轻人大概还是有些伤心的。

但不至于悲痛欲绝,毕竟用老头子的话说自己是寿终正寝,死的不憋屈。

一身本事会的都教给了年轻人,不会的年轻人也都会了。

走了一路,想了一路。

以前老头子在自己耳边吹牛、讲道理、说戏。

现在老头子走了,年轻人总觉得耳旁太过清净。

所以那些老头子教过自己的道理和那些或是高雅,或是粗鄙的顺口溜,年轻人都记着的。

就这样,年轻人走到了山脚下,推开熟悉的院门。

当时老头子带着自己走了大半个华夏,最终选在这个地方盖了个院子。

老人对其他东西没啥讲究,唯独对住的地方和酒,非常上心。

年轻人抬头,视线似乎绕过院子,定格在山峰某处。

之所以说老人对住的地方上心。

一是因为这个院子不仅被凹出的山脚合围,前方更是江水环绕。

再者,老人死后住的地方也有讲究。

就在山的顶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我要报错】【 推荐本书
推荐阅读: 我老婆是导演重生1950:开局倒腾战后破烂带领全村撸网贷,打造金融塔寨村逼我重生是吧重回1982小渔村四合院之车门已焊死这个影帝只想考证我老婆是绝色女总裁从大树开始的进化我独自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