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古文与今文之争(第一更) (1/2)

+A -A
换源:
节点一

  白话文,和文言文之争自古有之。

近代开启。

若是说原本的轨迹之中,真正拉开帷幕,应该是1919年初,胡适在《导报》增刊《1918年的华夏》上发表了题为《华夏的一场文学革命》的文章开始的。

随后伴随着仲甫先生,以及其他大佬的疯狂加入,白话文和古文之争越演越烈。

朱光潜发表《〈雨天的书〉》,鲁迅严厉批评,章太炎在纵论“白话与文言之关系”时,称“以此知白话意义不全,有时仍不得不用文言也”;“白话中藏古语甚多,如小学不通,白话如何能好?”此语同样招来白话文提倡者的批评,鲁迅也对其师之“把他所专长的小学,用得范围太广大了”表示不以为然。

随后“文白之争”贯穿了整个二十世纪。

在原本的轨迹之中,文白之争,甚至直接进入了最为极端的情况,没错就是最为极端的情况。

白话文想全部废除文言文,而文言文则是想白话文彻底踩入脚下。

而且从文白之争,更是演化到了文化自我否定。

从民国开始到后面。

一些知识分子甚至开始想全面废除华夏文字,让华夏彻底拉丁化。

而这些,自然是江晨不允许的。

这也是他最终选择插入的主要原因。

当然目前这些事情还并没有发生。

文白之争。

如今才只是开始而已。

只不过,这一次的刚刚开始,注定也和历史之上的完全不一样。

因为这一次一开局。

由于江晨的关系,直接引来了大佬的加入。

辜鸿铭

这一位民国时代真正意义上的顶级大佬。

直接加入的后果,就是原本的层次在一瞬间提升了上来。

而辜鸿铭的加入,又加上仲甫先生以及其他大佬的疯狂加入,历史似乎再度走到了原点,只是无尽加快了一般。

所以当江晨看到信息之时。

整个文白之争则是已经进入了白热化之中。

各种论述,各种论点充斥在了整个社会之上。

白话文职责文言文,难以通读,不易传播,咬文嚼字,限制了华夏文化的发展,而文言文则是怒斥白话文粗俗,完全无法表达其意。

若是全面白话文,华夏辉煌就将彻底失去。

双方都有着自己的理论,双方都有着自己的意见。

争执不断,彼此也说服不了谁。

当然总体古文还是占优的。

至于原因,也很简单,有着辜鸿铭在,这一位民国第一怪才,论文学,今文这些代表简直都是弟弟辈的存在,哪怕是说,也很难说服。

面对着这一幕,江晨不由笑了笑。

随后心中一动,就有了决定。

手中毛笔迅速之中落下。

片刻之后,一份纸张就被书写完毕了。

“阿福,将这个送往魔都,交给仲甫先生!”

吩咐管家,将自己这一份手稿送了出去。

“是!”

管家应声,随后小心的接过了江晨的手稿。

七天之后。

仲甫先生接到了手稿。

而这一接,仲甫先生双眸就是不由一下子亮了。

原本他们都要被辜鸿铭压的喘不过气来了。

毕竟如今的他们还没有彻底成长起来,相比于辜鸿铭实在还是有些差距。

可如今江晨这一篇文章,瞬间让他找到了中心。

随后没有丝毫迟疑,直接开始刊登江晨这一份手稿。

“文言文原是古人口语的摘要,早在先秦时代就已经出现。到西汉,封建统治者独尊儒家学派,记载这些经典的文言文也就成了不可更改的万古楷模。越到后世,文言文同实际口语的距离越远。这种情况是不能适应社会和语言的发展的。从唐宋以来,白话文书面语逐渐兴了起来。先是采用比较接近口语的“变文”、“语录”一类文体。”

“可言白话文自古皆有,语言的最初,和最直接作用在于什么,在于传播,在于知识的体现。”

“至于辜鸿铭先生曾说,白话文粗俗,难登大雅堂,缺乏文学的意境,这一点我不敢苟同,鄙人新作拙作一首,先生品鉴。螃蟹在剥我的壳,笔记本在写我。

漫天的我落在枫叶上雪花上。

而你在想我。”

文章并不是很长,其中描写了江晨对于古文,对于白话文的看法,后面还夹杂着一首现代诗,而且还是江晨前世的一首诗。

这并非是一首名人的诗句,而是后世之人的写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我要报错】【 推荐本书
推荐阅读: 满唐华彩民国:我继承了北洋大明:朱家老二,刚凯旋就催婚?神三群聊:三国大明:扮演圣主,铸造恶龙王朝!大清话事人长生从娶妻开始大明:怀胎五年降生,我朱家恶龙让你管徭役,你白粥榨菜管够?!三国:鬼谋帝师,教刘备先抢荆州
已为您缓存好所有章节,下载APP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