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 王启的制盐术成了! (1/2)

+A -A
换源:
节点一

  第二天,早早醒来的朱元璋,在太监宫女的服侍下穿戴整齐,向着奉天殿前去。

给王启找媳妇……

此事暂时没有眉目,先放到一边。

到了时辰,随着太监一声上朝,殿门开启,殿外等待的百官鱼贯而入。

因为挨了军棍,在家休养多日的黄子澄等人也重新上了朝。

只是短短几日,伤势刚刚好了一些,行动走路依然多有不便,朝上参拜之时,更是因为弯腰的动作憋的满脸通红。

待众人再齐齐站定之后,朱元璋开始走流程。

“众卿今日可有事要奏?”

在一般情况下,太平年月,且风调雨顺,各地方官员也没什么要上奏的。

大多数反而是在递奏折的时候,奏明当地的民情。

说自己所管辖的地方,在自己的带领下有多么多么好,百姓好,治安好,经济发展好……

或许有些吹嘘,类似于邀功。

这么做是为了让皇帝认为自己有能力,以后有了更高的职位空缺,皇帝能想到自己。

这种略带吹捧自己意义的话,当然不能当着众臣的面讲出来,这都是心照不宣的事情。

所以,一般上朝的时候,有人会站出来,都是发生了自己解决不了的事,要皇帝下决策。

比如黄河发水了,朝廷管不管?怎么管?赈灾拨粮还是拨银?

又或者那个地方出了大伙的流民,滋众闹事……

皇帝立下的政策,在当地推行收到阻碍,该如何解决……

最多数的情况,还是兵部汇报边境战事……

朱元璋说完这句话,目光一一扫过下方众臣,尤其在黄子澄面上停留了片刻。

经过上次的事,黄子澄是真怕了,低着头不敢面对朱元璋的目光。

此时,工部尚书站了出来。

“陛下,臣有本奏。”

朱元璋道:“何事?”

工部尚书拱手道:“臣,是要恭喜陛下。”

“不日前,陛下交于臣的制盐之术,臣已让工人试过,确实能造出精细的雪花盐来,甚至要比之前工部造的还要精细!”

“且对原材料要求不高,制作流程也不复杂,雪花盐可以大规模生产!”

“可以说,从此以后,大明再也不缺盐了,这乃是天大的喜事,故此,臣在此恭喜陛下。”

工部尚书此话一出,群臣一片哗然,其中也有人窃窃私语。

而后,齐齐向朱元璋拜道:

“陛下福泽深厚,此乃大明之幸,恭喜陛下!”

朱元璋一时间也是激动万分,胸口起伏,呼吸都加重了许多!

他在王启那里见了雪花盐,心里知道王启的制盐术大抵是没问题的。

纵然心里有准备,但是真到出了结果,还是抑制不住心中的激动。

王启的新型制盐术成功了!

大明从此不再缺盐!

那官产的细盐就可以降低价格,民间那些私贩就没了生存空间。

从此以后百姓再也不用受民间盐商的钳制,高价去买那些劣质的青盐!

官盐量产,降价,天下百姓都吃得起,那朝廷收入也会跟着增长,朝廷有了钱,就可以征兵,强军……

据上一次不完全统计,大明此时人口有六百多万。

在没有王启的新型制盐术之前,官盐产量极少,因此才定价高。

几乎民间九成以上的百姓,都是购买盐商的青盐。

正所谓积沙成塔,六百多万人天天吃盐……这是多大一笔数目?!

盐商富了,富的盆满钵满,富得流油!

盐商是富了,可朝廷没钱!

且那些盐商有了钱之后,却为富不仁,不但不做善事,还坑骗欺压百姓,恶意哄抬盐价!

一个个,平日里过着酒林肉池,锦衣玉食的生活,日子过得比朱元璋这个皇帝都好!

民间那些“养瘦马”,不就是这些富商搞出来的?

朱元璋为此事头疼了许多年的时间……

可当初大明初立,需要这样促进经济,满足民生,那些盐商的贩盐令都是他朱元璋亲自发的。

朱元璋就是再头疼难受,也不能厚着脸皮去对这些盐商下手。

现在好了,官盐产量不再是问题,可以大量生产细盐。

民间那些盐商……没有好日子了!

全国的食盐买卖市场就直接全部落在朝廷手里。

聚少成多的道理谁都懂。

大明全国可是有六百多万人!

就算把官盐的价格压低至原本的一半,好让所有百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我要报错】【 推荐本书
推荐阅读: 民国:我继承了北洋满唐华彩大秦:儒皮法骨道家心大唐:举报李二造反,我当上皇帝大清话事人第五形态大宋神探志抗战:我,军火大亨神三群聊:三国神话版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