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明初第一大案!空印案! (1/2)

+A -A
换源:
节点一

  “原来如此!”

在两兄妹还在犹疑之际。

此刻的徐达,仿佛已经明白一切。

徐妙云不解道:“爹,你说个明白。”

“你还看不明白?”

“自从刘伯温病逝后,当今朝局,已经半数落于胡维庸之手!”

此言一出。

徐妙云这才恍然。

若说起朝局形势。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

洪武皇帝,自草莽起势,以乞丐之身夺得天下正位。

在其身边……

最多最早的,正是早年在淮西就跟着他的谋臣武将。

徐达、常遇春、汤河、吴贞、耿君用……皆是如此!

而谋臣者,李善长、胡维庸!

如今朝局。

胡维庸及其党羽把持朝堂、坐镇天下、颇有吞吐四海之气概。

相反,青田居士刘伯温,还是后来才跟着洪武皇帝的。

在谋事、打天下之时。

身边尽是自己人。

大家力往一处使,劲往一处用,遇城破城,见山破山,势力大时,天下英雄尽入囊中。

朱元璋大兴焉!

然而坐天下,却截然不同。

打天下费尽千辛万苦,真到了享受的时候,那都是能看到、能用到的好处,都往自己怀里抱。

可是!

朱元璋想要的,不是吃了上顿没下顿的山大王。

不是只管喝酒吃肉的聚义堂!

他要的是整个天下。

要的是:

汉家故土、光复荣光!

传承有序、千秋万载!

当然,这是广义。

狭义一点,那就是他朱家坐天下,杀尽天下贪官,除尽天下不平事!

朱元璋自幼年起,尝尽世间千辛万苦。

见惯了人间冷暖,瞅尽了世间百态。

对于史书之中“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更是深恶痛觉!

在他坐大位期间,短短八年,除掉最多的就是贪官。

这一点。

明眼人都看在其中。

徐达深吸一口气,“朝中若只有一股势力,那最可能发生的,便是上下包庇,扶持亲信党羽、蒙蔽圣听。”

“到那时,贪官污吏算个什么?”

“小贪无非贪财。”

“中贪无非谋官!”

“可大贪,却要贪整个国!”

“以往,青田居士刘基坐镇朝堂,其说到底为东浙人,皇上有意扶持其,对抗胡维庸一方!”

“可刘基自付清流,让他一心为国、还朝纲清明可以。”

“但让他做皇帝手中的刀,和胡维庸一方见招拆招,把持平衡,却在关键事情上处处忍让,绝对不行。”

“如此局面,刘伯温自然想要退去,之前皇上也同意过。”

“而刘伯温留下的,便是原来的中书省参知政事、杨宪!”

“只是,洪武三年,杨宪便自陷泥潭,不幸殒命。”

“刘伯温这才又出山,然而……就在不久之前,刘伯温也病逝了。”

徐达说到这里。

微微一叹,“大明初立,最渴求的便是天下贤才。”

“可自宋元以来,天下贤才聚集最多的地方,便是东南一方。”

“其积累深厚,文脉昌盛,陛下当初扶持刘伯温,未免没有让其从东南选仕的心思。”

“只是现在……刘伯温身死,这朝局,又迷雾重重!”

徐妙云听后也皱起眉头。

她心底的不安越发浓郁。

“父亲,那圣上为何要辉祖查案啊?他能查什么?”

“道理就在这里。”徐达道:“皇上现在,恐怕很少信任人,思来想去,最后只能在这些可以信任的老兄弟中,找一个。”

“我时常在外,那便是你了。”徐达看向徐辉祖。

徐妙云惊讶道:“您的意思是,皇上是让我们,代替另一方的位置,彼此平衡?”

“我们?”徐达笑道:“帝王术确实最重平衡!”

“可若是军中,你爹才是需要被制衡的一方。”

“但朝堂官场,你爹还没这个底蕴。”

“不过……”徐达猜测道:“估计也有这个意思。”

“让辉祖和胡维庸的近臣涂节,共同查案……”

“恐怕是明线,目的还是制衡胡维庸党羽。”

“皇上这些年,成长的太快了,很少再有当年“重八”的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我要报错】【 推荐本书
推荐阅读: 民国:我继承了北洋满唐华彩我在中东打造红警基地大宋神探志长生从娶妻开始神三群聊:三国红楼:贾家弃子,开局封狼居胥藏国第五形态大清话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