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科考(求打赏月票推荐票!) (1/2)

+A -A
换源:
节点二

  赵明诚在家备考,此后赵父并不提带他们两个进宫面圣的事情。

赵明诚只想安心复习,如果这次考不中,那就又得再复习三年,如果他能考个官做,那可就美了。

大宋朝文臣的俸禄高到超出常人的想象。

而只要考中进士,就可以做个不错的文官,田宅俸禄应有尽有。

兼济天下的前提是得先做到独善其身啊。

月余,赵氏三兄弟齐齐迈步进了贡院。

早在宋太祖时,科举考试就推行了“锁院制”,这一制度和高考相仿。在选定出卷人后,就把他们带去贡院不许外出。而秀才们考试期间,自然也是不得离开考场的。

严密的考试制度,再加上宋太祖打破了参加科举考试的秀才们的身份限制,给天下寒士都开了一条道路。这正是宋朝有一个强大且高素质的文官队伍的重要原因。

在宋代,你要想有地位,一是去做读书人科考,二是经商。

只是很多时候,屠户的儿子是屠户,富商的儿子是富商,工匠的儿子是工匠,高官的儿子仍旧是高官。

这就是世道!

赵明诚准备了个把月,最后轻装上阵,和两个哥哥一起来贡院考试。

赵存诚和赵思诚认识的公子哥都不少,两人一见面就开始“应酬”。

这不考试前一天来到贡院,赵存诚就遇到了曾布的儿子曾纡。摘了面具,其人鼻大,目高,换了青色深衣,说起话来中气十足。

曾纡的祖父正是曾巩。

曾纡见到赵明诚,也很惊讶,“我们都当你是闹着玩的,没想到你真的来应试了。”

“此番我也是来考着玩的,若是不中,诸位哥哥可不要笑话我。”

人群中,有一个青年闻声站了出来,身高八尺,相貌清瘦。

“我当是谁?原来是赵小官人。科举这样重要的考试,也就你这样的少年才敢这么说了。”

众人一瞧,这人正是王棣。

王安石的孙子。王安石早年丧子,但是留下了一个孙子。

今上支持王安石变法种种,如今王棣前来参加科举……

虽然还没开考,但是大家门前一站,已经知道谁胜谁负了。

众弟子见到王棣,一个个神色谦恭,就是宰相之子曾纡也给他三分薄面。

众人遂围着王棣有说有笑,赵存诚平时在娘子面前吓得要死,但是一出来在外人面前异常活络,舌灿莲花。

赵明诚心道,‘官人’、‘官人’,这个称呼真是妙啊。分明一个个都是年轻版的官一代们。

前世自己只是个寻常人家的孩子,从没见过这些大场面,说的难听点,只会读书罢了。如今到了另一个朝代,有一个靠谱的老爹再加上两个亲哥哥,赵明诚的生活不止是物质上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这心思上也渐渐变了。

本来国事和他没什么关系,做个富贵闲人就是赵明诚这个咸鱼的终极梦想了。

可是到了这个位置,享受了这个世界上百分之九十九的人都不能享受的地位和资源,赵明诚这才体会到食君之禄,担君之忧这句话什么意思。

因为宋朝的官家给予了赵家许多资源、机会、极高的社会地位,所以赵家一家都对宋朝的皇帝有一种特殊的感情。

虽然不明说,可是赵父那对大宋是绝对的忠心,对大宋的官家那是绝对的关心。

赵明诚自然而然受这种氛围的影响。

保住大宋,维护现有的一切。这是赵明诚现在唯一想做的事情。

没有宋朝的皇帝,哪有他们赵家一家人的幸福和快乐。

等大门一开,监门核查完身份,众考生签了姓名,依次入场找自己的位置。

赵明诚在一众人里一眼瞧去最年轻的那个,院子见了不由得笑眯眯捋须问,“小郎君是哪家的公子?”

“等中了院子就知道了。”

“好大的口气,好好好,我等着揭榜的那天见到你。若是中了,你可见就是探花郎了。”

探花,唐朝传下来的规矩。皇帝会在科举之后举办游园会,届时挑选两个最年轻长相最英俊的人做探花郎,给众进士敬酒,赐花。

这个习俗一直保持下来。

众人进了贡院,各自找位置坐了下来,没人单独一个小隔间,够自己吃饭睡觉答题用。

赵明诚一到考场就躺下睡觉。

赵思诚却主动和外乡赴汴京科考的秀才们搭话,他本就天性活跃,挨个儿询问了他们的姓名,家住何处。

因为这并非考试时间,没有考官和禁卫看守,还有人没有到齐,举子们可以随意的交谈,赵思诚便利用这段黄金时间做些对日后入仕有好处的事。

等到了他弟弟这一处,却见赵明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我要报错】【 推荐本书
推荐阅读: 民国:我继承了北洋满唐华彩我在中东打造红警基地大宋神探志神三群聊:三国长生从娶妻开始红楼:贾家弃子,开局封狼居胥藏国第五形态大清话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