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接下来,要怎么办? (1/2)

+A -A
换源:
节点五

  第二天一大早,村子里雾蒙蒙的一大片,整个村子被笼罩在了雾气之中,阳光穿透纱雾朦朦胧胧里透着一丝丝亮光,真的好美。但是气温就不那么美丽了,虽然穿着毛衣和外套也还是感觉到了秋天的凉意,总觉得冻手冻脚的。

咪兰早早的就起来了,收拾好自己,一出院门一股凉气袭来,激得咪兰赶紧跑回屋穿了一件外套。

“真的好冷呀!”

今天她打算去村里转转,主要是去考察一下村里的土地,看看怎样最高效的利用起每一分土地。

路上接二连三的遇到去地里田间忙活的村民。

“这不是咪兰嘛?”赵大妈笑盈盈的问道。“这么早,你是要去哪?”

“赵大妈,我去村里转转,看看,好久没回来了,就想去看看,您要去……?”

“我呀去看看地里的玉米,把能掰回来的给掰回来。嘿嘿,你也可以去看看你家地头的。不和你说了,走了。”说着赵大妈步履矫健的越过咪兰,留下影越走越远的背影,身后那大大的背箩特别显眼,衬的还算高大的赵大妈瞬间渺小了,看着挺滑稽的也很亲切。

咪兰无声的笑了笑。

村里赵大妈他们这个年纪的都是喜欢忙活的人,手脚总是闲不下来,成天的围着自家一亩三分地和各种鸡鸭牛羊猪打转转。说是一亩三分地,但村里的人均耕地面积也还挺多的,再加上年轻一代都不种地了,村里有些离得远的好好的农田也渐渐荒芜了,看着田间长满的郁郁葱葱的杂草怪可惜的。这都是因为近年来种地不仅辛苦而且赚不了多少钱,生产成本在不断增加,加之外出打工潮流的袭来,愿意留在村里种地的青壮年也越来越少了。

看着长满杂草的良田咪兰感慨万千,这好好的土地就这么浪费了,也更坚定了咪兰回乡种地的信念。

在东部地区的农村乡镇企业发展欣欣向荣,进一步促进了当地的农业、农村经济的发展,也带动了当地农民的就业。党的十七大以来,全国乡镇企业系统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落实中央经济会议所确定的一系列方针政策,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抓住服务“三农”,不断壮大乡域、县域经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这在那几个作为试点的县里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就是因为看到了农村经济发展的前景,再加上桃源村独天得厚的自然条件,这还等什么呢!肯定是撸起袖子加油干了!还在学校的时候,咪兰就做过这方面的准备工作,请教过学校里在农村经济发展方面做出过重大贡献或是研究的教授,教授们也很乐于相助,对咪兰有回乡发展乡村经济的想法给与鼓励!也到农科研究院了解过情况,也请教了农业大师们相关的一些难题。

在看到新闻里对农村近两年的发展的报道,咪兰终于下定决心辞去编制内的工作回到家乡。

接下来,要怎么办?

首先得想办法说服村里的人家成立农村合作社。

只有合作社成立了,后面的事情才好办。只是这个有些难度!村里的人都看着好说话,事实上都很倔,特别是和自家土地相关的事情就会更加谨慎了。

咪兰又去到后山转了转,这一片地势较高,都是一些坡地,土质却很是肥沃松软。由于地势的原因大多都用来种植山地作物,比如土豆、小麦、玉米,也有会种花生、红薯的,再往上更高的地方也会种上一点荞麦。

整体来说,这些农作物种植方式打咪兰记事起就是这样子了,各家种各家的,想种什么就种什么,都成不了气候,零零散散的,这都多少年了还是一成不变。就拿她家来说也是这样:什么都种点,收成也一般,种的最多的还是水稻,因为都要吃饭嘛。也没有人仔细计算过其实他们这样种地是没有什么赚头的,最多就是能保证自己家有米吃,庄稼人不闲着就成。

所以有些人家干脆都不种地了,都到外面去打工去了,打工一年赚的钱能买好些年的米了,也不见得比在家种地辛苦多少。还能存钱翻修新房,村里房子建的最好的几家哪一家不是外出打工的……村里人都好面子,但凡家里的大学生都希望留在大城市里工作,这之前也没有哪个大学生毕了业回到村里来的。想到这里,咪兰满心的欢喜:自己成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可没高兴一会又开始忧心起来:自己可不能掉链子了,一定要干出一番事业来。

桃源村地广人稀,当然只是相对于桃源村的地域面积而言,其实桃源村在十里八乡的村子里算得上是数一数二的大村落了,村里人丁兴旺,差不多也有千户人家。这样的先天条件就不怕发展不起来,村里的大学生也多,以后也不愁没有人才。

咪兰思绪万千,走走停停,一上午的时间才勉强转完了村前村后的土地,有些偏远的地方也没能去到。

首先要成立合作社。

然后要拿出适合的土地发展产业种植。

接着后勤保障要跟上,村里的设施要改善,特别是路、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我要报错】【 推荐本书
推荐阅读: 重生1950:开局倒腾战后破烂让你模拟作案,没让你完美犯罪啊直播:开局挑战生孩子!我独自升级逼我重生是吧带领全村撸网贷,打造金融塔寨村四合院之车门已焊死末日:开局鹰酱零元购,囤货万亿重生80年代做产业重回1982小渔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