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官渡之战(二) (1/2)

+A -A
换源:
节点一

  关羽在被曹操擒获后,没有受到冷落,相反得到了丰厚的待遇,原因当然不是他长得帅,而是曹操希望他留下来辅佐自己。可曹操终究还是晚了一步,因为很早之前关羽就已发誓这辈子只效忠于刘备,但考虑到曹操待自己不薄,为了回报他,决定立下战功再行离去。

这次的敌方大将就成了关羽的目标,显然颜良并没意识到自己被盯上,此时他还在中军从容不迫地发号施令、指挥战斗,没多久,只见一员大将骑马从万军从中杀出,向他这边冲了过来。

也怪颜良太显眼,周围士兵都身穿统一服装,只有他是帅旗在旁伞盖在上,关羽想不发现都难,等他反应过来时,关羽已杀到眼前,颜良匆忙拿起武器抵挡,结果没两下就被关羽斩掉了头颅,主帅一死,其余士兵自然没了战斗下去的勇气,纷纷四散而逃,曹操没有乘胜追击,相比而言,他更关心白马城内的情况。

颜良战败没有出乎沮授的意料,战前他就曾劝过袁绍,颜良此人性情急躁、有勇无谋,不可单独任用,可袁绍就是不听。现在事实摆在眼前,他希望袁绍吸取教训,考虑问题能谋而后动。

可惜在袁绍的人生字典里根本就没有吸取教训这个选项,他得知自己被曹操耍后,气急败坏之下准备渡过黄河前去追击,在他看来,没必要稳扎稳打,上去干就完事了。

好在沮授还是头脑清醒的,他认为此项行动太过冒险,如若失败将没有任何退路可言。但他实在低估了这位主公的信心,对他的提醒根本理都不理,沮授没办法,只能向袁绍请辞表达不满,袁绍知道沮授是为他着想,但也恼怒这种临阵脱逃的行为,于是解除他的兵权,但仍强迫他跟随左右。

那边袁绍在前进,这边曹操在撤退。

虽然取得了开门红,但曹操深知白马此地不可久留,原因在于袁绍中计后一定会不顾一切的扑上来反击,而这里可以防守,却不是最终决战的地方,这是其一。

这其二嘛,应该是参照自己站在袁绍的角度出发,如若在此地开打,一旦袁绍赢了,不但会消灭自己,估计还可能为发泄之前战败的愤怒:屠城白马。虽然曹操这事儿没少干,但那是杀别人的子民,而白马是在自己的管辖范围内,作为此地的主人,也不忍心看着百姓无辜受灾,这就好比事情不发生在自己身上永远无法感同深受一样。所以曹操在撤走军队的同时也带走了城内的平民。

可士兵们毕竟是受过训练的,但百姓们却没有,况且大多还拖家带口的,所以曹操为防止他们跟不上,撤退的速度相较于平时要慢一些。

这要在以往也就无所谓了,但现在是战争期间,袁绍还没体贴到等曹操完全撤走百姓的地步,因此在过完河后,立刻派遣刘备、文丑率领六千骑兵前去拦截。

此时曹操已到达延津南面,听到袁绍来袭的消息并没有惊慌失措,反而不慌不忙地带领军队来到南面的一个山坡上安营扎寨就地休整。

没多久探子来报,说前方有五、六百骑兵正向这边赶来。曹操没有说话点了点头,没一会儿,探子又报告,说骑兵越来越多,步兵数都数不清。这时曹操终于开口了,但并不是想象中的大喊撤退,而是下令所有人解下马鞍,下马休息。这样的反常举动引起了大家的不解,但看到主公依然镇定自若后便压下了心中的疑虑。

此时,从白马城运出的物资陆续到达,但曹操却没有任何指示,这下众人再也按捺不住,纷纷进言希望让车辆撤回营寨,但曹操还是不发话,眼看场面即将失控,最终还是荀攸站出来解除了大家的疑惑:这样做就是为了引诱敌人的,干嘛还要撤走呢?曹操转头和荀攸相视一笑,双方想法不谋而合。

随后发生的事情正如荀攸所说的那样,赶来的袁军越来越多,却没多少人注意到他们的存在,反而大多都被路上来历不明的物资深深吸引。

就这样,原本气势恢宏的大军在无人看守的物资面前,变的犹如看到免费东西的街头百姓一样,纷纷争先恐后地前去抢夺,全然忘了此行的目的所在,文丑、刘备也想阻止,但奈何士兵们积极性太高,只能等他们抢够了再做打算。

可此时的曹操却不决定再等了,他下令所有人即刻上马,全力进攻坡下的袁军,没多久只见一股洪流从山上倾斜而下,此时袁军大多还沉浸在抢夺物资的世界里,根本没有任何作战准备,等曹军出现在眼前时,他们才反应过来,然后就被当场杀死,当然如果调整及时还是有机会赢的,但更多人已经把力气都用在了抢夺物资上,哪还有力气反抗,所以赶紧跑才是对的。最惨的人就要数文丑了,本想着打好这场仗,能昂首挺胸地凯旋而归,结果还没怎么打,就被不知道哪个无名之辈一刀杀死。

所以这方面他就不如刘备了,看到没了打的必要,干嘛还要拼死一搏呢,于是果断选择了逃跑,毕竟这项技能他已是如火纯青,即便自己头朝前方,双手都会下意识的掉转马头,功底之深厚实在令人叹为观止。

两战两胜,还连斩对方两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我要报错】【 推荐本书
推荐阅读: 民国:我继承了北洋大秦:儒皮法骨道家心满唐华彩大清话事人大唐:举报李二造反,我当上皇帝大宋神探志第五形态抗战:我,军火大亨神三群聊:三国大明:开局抬棺进谏,老朱气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