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国舅,借你人头一用! (1/2)

+A -A
换源:
节点一

  随着脑海中有关董承字迹的记忆闪回,孙彬只感到手腕似蕴藏用不尽的力量。

连忙从房间找到空白的竹简,提笔落字,一气呵成。

很快,这一封当今国舅董承私底下寄给左将军刘备,意图拉拢刘备一同击杀当今司空曹操的绝密书信便无中生有,被孙彬“造”了出来。

古代书信想要辨别真假,在刑侦术不发达的年代也就是靠每个人的笔迹不同。

因而获得模仿笔记能力的孙彬,可以轻而易举地让董承本人“写出”他都不知道的东西。

给外人看来,这信上内容便是董承偷偷联系左将军刘备,想要拉拢他“兴复汉室”的罪证。

看似与历史上的情况一致,但在孙彬的手上,这样一段真实发生的历史被寥寥数语,潜移默化地改变了几处事实。

第一条被改变的,便是这场“造反邀请函”发出的时间,按照孙彬写的信中口吻,仿佛这一切发生,是在刘备借口讨伐袁术之后。

但实际情况是,咱玄德公在衣带诏上签上大名后发觉不妥,这才找了个借口跟孟德那边讨了个润出许都的差事,为得就是避祸!

衣带诏迟早要公布,公布之日便是曹刘决裂之时。

孙彬心中明白的很,按照自己的规划,刘备集团目前最好发展路线绝不是与曹操集团撕破脸。

因此,衣带诏这颗雷,他一定要提前排除!

而眼下排除的最好方法,就是要让曹操相信,刘备还没来得及在衣带诏上签字,董承一面发信求刘备加入自己,一面将刘备大名写了上去,强行拉刘备上贼船!

而这封刘备要“主动”向曹操提交的董承亲笔信,将是这项忽悠人大计的关键。

将这封信借助车胄直接送交曹操,以刘备的口吻带着“铁证”来主动检举你董承谋反。

至少在面子上,咱刘备做的这套做的没毛病,曹操即便怀疑,也找不到打刘备的借口!

而且,眼下官渡之战隔年即将开打,曹操不可能因为一项莫须有的怀疑就派重兵像历史上的发展一样去讨伐刘备。

再者,孙彬也不可能傻到带领整个集团再去押宝历史上输的一败涂地的袁绍。

所以,维护和许都朝廷也就是和曹司空的关系,是很重要的。

凭啥堂堂穿越者要帮你袁本初擦屁股,看着现成的好船我不坐,非得花空心思思考如何修补那条破船干嘛?

孙彬很喜欢一句话:“选择往往比努力更重要。”

而且,孙彬说到底是刘备集团的人,官渡谁胜谁败对于刘备来说重要吗?

不重要,重要的是,玄德公复兴汉室集团能够借此机会狠狠发展自己的势力。

能自己单独拉扯队伍,为啥要选择当你袁绍或曹操的附庸?

难道还要指望你袁绍打败曹操后不忘初心,能够做一个大汉忠臣?

到时候恐怕只会比曹操走的流程更快,恐怕不用等到继承人上台,这天下就要换姓了!

若不是因为衣带诏事件不得不与曹操翻脸,最后只能杀了车胄,瞬间成为曹操集团集火袁绍势力的第一桥头堡。

刘备也不会败的那么惨。

回想起第一次面见玄德公时,这位刘皇叔曾无意中说过这样一句至理名言:

“本初兵多将广,若我斩杀车胄宣布归顺于他,虽说会招致曹操带军围攻,但……”

“只要袁军一来,一切都会好起来的!”

这让孙彬不禁暗探一声,或许这就是刘备前期屡失基业的重要原因:

“太他妈相信人了!”

之前相信吕布,后来相信袁绍,在许都时还信了董承那帮不成气候的人鬼话。

果然,老实人搁哪都会吃亏。

这让孙彬更加肯定,这口反叛许都朝廷的黑锅,一定要牢牢按在董承身上!

“啧啧啧,这就是春秋笔法!怪不得伟人说过,笔杆子和枪杆子一样重要!”

想到董承那帮人的结局,孙彬不禁摇头叹息。

并不是孙彬无情,身为穿越者的他必须站在一个超越古人的角度去审视每一个人的行为。

毕竟,即便英雄如刘备曹操这般,若是跟他们讲您老日后会被一个江东那边姓孙的碧眼小儿一把火烧的惨败,他们估计都不会信。

归根到底,并不是因为他们脑子笨,看不到风险,而是因为信息量的缺乏!

在没有足够信息获取渠道的古代,刘备他们肯定无法在看到董承的第一眼就说:

“国舅稍等,我先去问问ai看看你这计划的可行性有多少。”

一个可悲的事实是,作为现代穿越者的孙彬或许对这位国舅的了解程度,比同时代的大部分人要高的多。

“想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我要报错】【 推荐本书
推荐阅读: 民国:我继承了北洋大宋神探志满唐华彩我在中东打造红警基地神三群聊:三国红楼:贾家弃子,开局封狼居胥藏国大清话事人长生从娶妻开始第五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