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老朱的决意,去当村长 (1/3)

+A -A
换源:
节点一

  “吱呀”一声门被推开了。

皇后马氏轻盈步入,一进门便带着满面笑容说道:“重八,今日朝会上你可真是大展风采啊!”

在她与朱元璋之间,无需拘泥于形式化的礼节,更无需事先通报,二人关系之亲密如同寻常夫妻。

朱元璋自豪地笑道:“看到那些平日里孤芳自赏的士人,一个个心悦诚服地低下头来,我内心真是说不出的畅快,就如同服下了一枚人参果般的舒爽。”

“他们过去只是畏于我的威势而表面顺从,今日却是真心实意的钦佩。”

马皇后揶揄地笑道:“瞧你这得意的样子。”

“话说回来,今日朝会上他们所言皆是陈词滥调,了无新意。”

朱元璋继续说道,“他们真是老了,与年轻一代的才华相比,真是长江后浪推前浪啊。”

“但我听说,你昨晚并未通宵研读史书。”

马皇后若有所思地说道,“那个‘天灾乃气候变迁所致’的观点,莫不是有人向你提及?”

朱元璋坦率承认:“什么都瞒不过你,这确实是李先生告诉我的。”

“这个观点确实是前所未有,堪称开创性。”

马皇后感叹道,“今日的朝会必将名垂青史。”

“教你的那位李先生,确实是个举世无双的奇才。”

“连你都这么评价,他的学问自然非同小可。”

朱元璋赞同道,“而且,他所提及的气候变迁只是他广博知识中的冰山一角,还有更多震撼人心的学问。”

“不过,他那些关于帝王之术和国家大事的学问,你就不能随便告诉我了。”

马皇后震惊地说:“他提出气候变迁的理论已是空前绝后,竟还有更高深的学问?”她心中对这位李先生的好奇愈发强烈。

“他的学识,在我看来,甚至超越了历史上的所有贤者。”

“超越所有贤者?”马皇后有些难以置信。

“难道还能比得上管仲、乐毅,张良,诸葛亮?想当年诸葛亮未出茅庐,便已定下三分天下之计,仅凭一己之力便扶持了汉室……”

“依我看,李先生比诸葛亮还要高明。”

朱元璋断言,“诸葛亮只是预见了三分天下,而他却能洞察几千年的历史变迁。他甚至声称,若历史上任何一朝的帝王请他辅佐,他都能延续王朝命脉,避免其短短三百年就走向衰亡。”

“他倒是挺不谦虚的。”

马皇后笑道。

“这也是那些迂腐文人的通病。”

朱元璋说:“该谦虚时他们过分谦逊,一旦得意起来又傲慢得不可一世。但李先生的傲慢,却是有真才实学作为支撑的。”

“你觉得他比诸葛丞相还强?”

马皇后问,“诸葛丞相能夜观星象,预测三日内将有大雾,他也能做到吗?”

“预测未来三日的气候变化又算得了什么呢?”

朱元璋的思绪回到了李恒提到的气象物理学上。

“他那精湛的气象物理学,竟然能预判洪灾和大旱的年份,这难道不比仅仅预测三天的天气更厉害吗?预测三天的雾天只能用于借箭,而预测洪涝和旱灾却能挽救无数生灵。”

“气象物理学?”

马皇后疑惑不解,这是个新奇的词汇。

“我也不懂。”

朱元璋坦言,“李先生的学问博大精深,岂是我仅听他一席话就能领悟的?”

他回想起李恒提到的粒子、宇宙和基本规律等复杂概念,感到难以理解。

“若此人真如你所说那般杰出,那可真是大明之福啊。”

马皇后感叹道,“重八,这样的人才,是咱们大明之幸啊,切不可怠慢!”

“打天下需要能征善战的将军,如徐达、常遇春、蓝玉等人。”

“而守天下则需要能够治国理政、运筹帷幄的读书人。”

“这我自然明白,我一直都很尊重贤才。”

“我觉得那位李先生就像是下凡的仙人,专门来帮助我们振兴大明。”

朱元璋说,“否则,他年纪轻轻怎么可能拥有如此超越古今的学识,连刘伯温、李善长等当代大儒都望尘莫及。”

“在治国理政、安定社会方面,刘伯温、李善长等人似乎力不从心。

大明建国已经整整五年了,但全国各地仍然民生凋敝,百姓衣食无着,有些地方甚至出现了易子而食的惨剧。

元朝灭亡、大明建立,似乎并没有给百姓的生活带来任何改善。”

“哀民生之多艰!”

皇后马氏轻声慨叹。

“大明现在正处于重建之初,所面临的困难重重。我来自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我要报错】【 推荐本书
推荐阅读: 大明:我天天死谏,成千古一相?满唐华彩让你管徭役,你白粥榨菜管够?!大清话事人大明:怀胎五年降生,我朱家恶龙民国:我继承了北洋长生从娶妻开始大宋神探志三国:鬼谋帝师,教刘备先抢荆州神三群聊:三国
已为您缓存好所有章节,下载APP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