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送徐达的小女儿徐妙锦去吧? (1/4)

+A -A
换源:
节点一

  诚意伯府邸。

“爹,皇上竟然真的将他的那幅字以五千万两银子卖出去了。”

刘链进门后,向刘伯温汇报道,“十几辆马车满载着金银财宝,正往紫禁城里送呢。”

“五千万两银子,天哪!”

刘伯温惊愕不已,“如此巨额的银子,简直让人瞠目结舌。然而陛下竟在短短两日内筹集到了,真是令人叹为观止。”

“有了这笔巨款,陛下便可以迅速着手推动农耕发展,兴修水利,剿灭盗匪余孽……

从此大明将繁荣昌盛,百姓过上安居乐业的生活。

之前之所以诸多事宜都未能实施,都是因为缺乏资金。如今资金到位,所有亟待解决的问题都可以提上日程了。”

“五千万两库银,如此巨大的数目,真是前所未有,闻所未闻。”

“链儿,你知道陛下是将字卖给了谁吗?”

“我在外面打听到了,是卖给了应天的富商沈万三。

沈家现在正在挂匾庆祝呢。”刘链回答道。

“难怪,难怪。”

刘伯温慨叹道,之前我们都误以为那些商贾没有这样的财力,现在看来,是我们判断失误了。

陛下的洞察力远胜过我们这些普通人啊。”

“能让一个视财如命的富商一次性交出五千万两银子,若是换作一般人去办,恐怕沈万三早就痛哭流涕了。

而这次陛下的手段,不仅没让沈万三有任何怨言,反而还对他感激涕零。”

“这种手段,实在是高明!”

“不过,这应该不是陛下的手段,而是某位高人的计策。”

“父亲,您说的那位高人是谁?”

刘链好奇地问道。

“他是隐居在应天府附近的一位智者。”刘伯温解释道。

“隐居的智者?”刘链感到困惑。

“是啊,他就像卧龙诸葛亮一样深藏不露。

而陛下则如同昭烈皇帝,已经多次亲临他的居所请教。”

刘伯温说道,“所有的妙计都是出自他之手,包括之前的气候变化。

此人乃我朝罕见的英才,无数博学之士,即便是户部侍郎、兵部侍郎等朝廷高官,与他相比也显得如此幼稚可笑。”

刘伯温继续说道:“尽管我们都心知肚明,但都不能明说,都要装作这一切都是陛下的英明决策。”

“我明白了。”刘链点头道。

“我倒要看看陛下是如何做到的。”

刘伯温当机立断,“启程吧,我们前往王景弘府上去,向他虚心讨教。如此高明的手段,我是想不到的。”

很快,朝廷的文武百官都聚集在了王景弘的府上。

王景弘的府邸里,仿佛临时召开了一次朝会,人头攒动。

而王景弘也毫不吝啬地分享了具体的操作方法,几乎是在手把手地教他们。

然而,这让王景弘感到有些失望,因为在场的人中,竟没有一个能够无师自通。而这个结果,朱元璋已经命令他次日如实上报。

……

在紫禁城内。

在奉天殿外的宽敞场地上,数十驾马车井然有序地停放在那里,几百只木箱已被一一卸下,且条理分明地码放着。

箱子已经全部打开,其中几箱装满了玉器古玩和翡翠项链,其余的都是闪闪发光的黄金和白花花的崭新银锭。

这些金银财宝的光芒照得朱元璋和马皇后的眼睛都花了。

“虽然我们是皇帝和皇后,但也从未一次性见过这么多的金银财宝。”

朱元璋不由感慨,“白银的魅力真是无穷,一见之下,人心中的欲望便如脱缰野马,难以自抑。”

“那位姓李的先生,实在是高人!略施小计,便为朝廷增加了五千万两雪花银。”

马皇后由衷地称赞,“之前我们还以为他只会空谈,如今看来,是我们有眼不识泰山。”

“重八,如今有了这些银两,你可以着手推进那些之前因资金短缺而搁置的计划了。

定能让大明国运昌盛,百姓安居乐业。

李先生对我们大明,对我们子民,都有天大的恩情。”

“此言极是,有了这笔银子,许多事情都能水到渠成。

扬州城的重建,陕甘灾区的救援,西南匪患的平定……待户部银库充盈之后,这些难题都将迎刃而解。”

朱元璋接过话茬,“李先生这样的奇才,真是百年难遇。

他能为朝廷筹集到这么多银两,足见其本领非凡。”

“那我们是不是应该好好报答他一下呢?”

马皇后提议道,“不,更准确地说,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我要报错】【 推荐本书
推荐阅读: 满唐华彩民国:我继承了北洋大明:朱家老二,刚凯旋就催婚?大明:扮演圣主,铸造恶龙王朝!神三群聊:三国大清话事人长生从娶妻开始大明:怀胎五年降生,我朱家恶龙让你管徭役,你白粥榨菜管够?!三国:鬼谋帝师,教刘备先抢荆州
已为您缓存好所有章节,下载APP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