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外婆家 (1/2)

+A -A
换源:
节点二

  在外婆家里,只有一点令“四眼”不太习惯和不喜。这就是读书,特别是阅读和数学,最恼火的就是打算盘。不管他怎么自己努力,还是反复教育,基本上近乎于对牛弹琴。

但是说来奇怪,他对英语,特别是英语口语倒不是很排斥,甚至于可以说是有一种心里面诚心诚意接受的自然欢喜。

这天晚上吃过夜饭,一大家人都坐在葡萄架下休息,吃西瓜。

说着说着就讲起来最近学习上的一些事情。

等外公和小姨都讲过,姨夫这才开口说道:“刚才你们小姨说的每个人都要好好着学习外语,我也想和你们说说掌握一门外语的重要性。”

小毛他们介个小孩边吃边看着姨夫往下说。

为什么讲学好外语很重要?他说道,其实道理很简单。你们要知道,上海自开埠以来就一直都是中国的经济中心,更是一个有世界主义国际化格局和传统的城市。现在全国上下都在开始改革开放,要是能熟练掌握一门外语,你们以后绝对不吃亏的。

说到后来,姨夫问:“晓得伐,在上海话里有“洋泾浜”这个词语。你们谁来告诉我,这个词是什么意思?”

“洋泾浜”这个说法,小毛在生活中经常听有人说。他也知道,大概意思就是外地人说上海本地话不标准。比方讲,苏北人说上海话,话音里带着苏北腔,上海人就会说他们说的是“洋泾浜上海话”。

可是,从姨夫现在的表情看来,他说的“洋泾浜”的意思显然不止于此。那----,难不成还和英语有什么关联?

小毛不响。自己静静地等着姨夫往下说。

见几个小孩都不做声,姨夫只好自己最后揭开答案:“洋泾浜”现在的意思就是指学得不伦不类的人或语言。实际上上海人以前把中国化的英语也称为“洋泾浜”英语的。

小毛他们还是似懂非懂。

姨夫接着说道,讲起来洋泾浜原来是上海旧时浦西的一条小河浜,也是英法租界上的分界河,所以洋泾浜也泛指洋场和租界。租界里来来往往的生意人自然要和洋人打交道,于是就生成了一种以沪语结构为主,夹杂着英文词汇的pidgin English,也就是“洋泾浜英语”。

实际上“洋泾浜”并不像人们一般理解的那样是下三滥的语言,而是曾经风光一时的商业用语。说好洋泾浜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他说,进入二十世纪后,洋泾浜英语在上海的主流社会淡出,但其对我们学习外语却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特别是在普通百姓之中,不少洋泾浜英语又蜕变为上海的日常用语。

如“老虎窗”(roof window)、“拿摩温”(No. one)、“枪势”(chance)、“瘪三”(beg say)、“蹩脚”(bilge)、“拉三”(lassie)、“嘎三壶”(gossip)、“窝塞”(worse)、“邋遢”(litter)、“拉司卡”(last car)等等。

姨夫还讲了一个笑话:一个说洋泾浜的男厨子,找工时对外国女主人说:“Twenty dollar one month,eat you,sleep you.”其实他的意思是说:“月薪二十元,吃你的,住你的。”

小毛他们被逗得哈哈大笑。

姨夫最后说道:“对于我们来讲,英语顶顶重要。比如生活中遇到的外语资料,家用电器及仪表上面的英语标注等等。所以讲你们一定要好好着把英语学习好的。”

吃完西瓜,小孩们看会儿电视。因为是乡下,信号不好,黑白显示的电视机满屏的雪花闪烁,还有严重的噪音,孩子们都觉得没有什么好看头。于是外婆招呼他们开始洗澡睡觉。

这些弄完,大人门继续坐在院子里乘风凉,一边说说话。

小姨说道:“我们大家庭目前来看,只有小毛读书的底子要好一些,心性不错,沉得住,应该是一个读书的料子。”

“也是奇怪,姐姐她们大家庭的孩子,还有小毛的堂哥听说读书也结棍的。”小姨呵呵笑道,“想想当初他们阿爷一介头逃难到上海的状况,现在看来这就是要真正的咸鱼翻身喽。”

“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他们两家也就只有这两男小娃,还有阿好那个女小囡,大毛和二毛就差很多了。”外公说道。

姨夫往竹椅靠背上一躺,不做声。

外公掏出香烟,他看看小姨,稍微停顿了一下,最后还是给了小姨一支。小姨倒是没有顾虑地就接了过来,从口袋里掏出来金属打火机给父亲点烟。

“前年全国放开了高考,我觉得现在知识和文凭可能又要吃香了的,小孩子们都赶上好时候了啊。”外公抽一口,想了想,吐出烟圈后接着说道,“露露的学习一定要抓抓紧。她现在还是农村户口,要是以后能考上好学校,能转为城镇户口,吃上国家粮就最好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我要报错】【 推荐本书
推荐阅读: 我就是你们的天敌御魂者传奇四合院:从仓库管理员开始谍影谜云四合院:彩礼翻倍?反手娶娄晓娥呢喃诗章空想具现的大贵族港片:枭雄从和联胜开始大明:弟,我把你皇爷朱元璋抓了诡秘:善魔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