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大朝议上,捐资助饷【第四更】 (1/2)

+A -A
换源:
节点一

  四月十二日。

紫禁城,文华殿。

这是洪武皇帝重掌大宝以来的第一场大朝议。

朝堂上,官阶五品以上的京官,皆已到场,将本来宽阔的大殿,给挤了个满满当当。

朱元璋坐在龙椅上,扫视着下面的文武百官,就像一个辛勤耕种的老农,在扫视着整整一庭院的韭菜。

这些文武官员,足有一百多人,比他在应天时的场面,可要强的多了,果然京城乃人才与人渣荟萃之地。

先是百官上奏,处理了一些国事。

之后,朱元璋这才提出了本次大朝议最重要的一件议程:

“众卿家,自松山一役后,建奴在关外气侯已成,以诸公之见,当何以应对?”

见洪武帝揭开了大明朝最近最惨的一次伤疤,众大臣无不是噤声不敢应对。

良久,才有人七嘴八舌的发言。

总而言之,无不都是些所谓或剿或抚,亦或剿抚并用的老生常谈。满朝文武,竟无一人能拿出切实办法者。

朱元璋只是冷眼旁观,而后又道:

“众卿家所言,皆有道理。”

“只不过如今国库空虚,今年税入预计又止得往年七八。无论是剿还是抚,都是要花费大笔银子的。而今国用不足,又该何解?”

洪武皇帝此言一出,朝堂上顿时又寂静下来。

过了一会儿,才有一个愣头青御史发言应对,无非又是什么“加征农税”、“摊派赋役”之言。

而其他几个朝堂大佬,如东阁大学士吴甡,吏部尚书陈日宣,兵部尚书陈新甲等人,都没有吭声。

他们想看看洪武皇帝的反应再作计较。

似这般的场景,其实在崇祯一朝,几乎每年都有发生。

崇祯也在下面左手首位,与众文武百官一同站着。

看着那曾经属于自己的王座,崇祯心里百感交集。

他却是好奇,辽饷向来靡费巨多,他视政十五年来,从来都是捉襟见肘,不知洪武爷会有什么好办法?

朱元璋听到什么“加征农税”、“裁撤驿站”、“节省用度”之类的话,不由的嗤之以鼻,冷笑连连。

崇祯以来,已经加征了不知多少回农税,如今已是征无可征。

而加征的后果呢?建奴未平,却逼的天下皆反!

如今正是小冰河期,天下连年大旱,哪还有什么农税可征?

其实归根结底,解决大明财政危机的根本办法,就是重开海禁,开征商税!

只不过,满朝的贤良,是万不能同意的。

而今朝堂众官,无不结党成社,自崇祯二年以来,又以东林党人权势最大。

他们自家或是自身占田数万亩,或是与江浙豪商结成联盟,官商勾结,最反对的就是“开征商税”一事。

一个个的以正人君子自居,口口声声喊着“皇帝不能与民争利”,可是自己却吃了个脑满肠肥!

谁是民?农民不是民,军户也不是民。

他们这些官僚,与那些大商人,这才是民!

最反对开海的,也是这些官僚。

难道他们是真的思想陈旧,看不到开海的好处?

非也非也。

实际上,他们正是因为看到了,收到了,享受到了海贸的好处,这才反对朝庭开海!

海贸非法时,会有海上走私商年年给他们进贡。若是开了海,海贸易合法化。这些好处,不就得大受影响了?!

大明一年税银才四百万两,但福建总兵郑芝龙,通过海上走私、收保护费等项,一年就能进项上千万两银子!

官商勾结,官僚特权,藩王勋贵……

这一切,都压的大明喘不过气来!

从思索中回过神来,朱元璋清了清嗓子道:

“而今建奴势大,实乃腹心之患。流贼四起,不过肘腋之疾。朝廷用度吃紧,当以剿灭建奴为首要。”

“听闻众卿皆是公忠体国之辈,国家养士二百年,正用在今日。朝庭不日行将征辽,军资乏用。望你等踊跃捐饷助师,可有异议?”

见洪武皇帝说出这样一番话来,众大臣们不由的都吃了一惊。

这是将建奴寻衅边关一事,重新定了性了!

只不过,捐资助饷?

这不是还跟崇祯时期的一样。

看来洪武皇帝也是个好说话的人嘛!

任你洪武重生,不还得依靠满朝文武,才能治理天下?

当个乖皇帝多好,都说圣人垂拱而治,治天下还是得靠他们这些儒生!

朝堂下面嗡嗡声一片之后,吏部尚书陈日宣先站了出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我要报错】【 推荐本书
推荐阅读: 谍云重重大秦:开局献上狗符咒!我的谍战岁月亮剑我有红警基地车三国:开局召唤燕云十八骑特种兵之我前世是一名杀手从我是特种兵开始一键回收万亿军火之王烽火之铁血雄师同志,你的成分太复杂了